Workflow
为一粒米,聚世界之力——2025年国际粮食减损大会开幕侧记
大众日报·2025-07-26 08:36

国际粮食减损大会概况 - 2025年国际粮食减损大会在山东济南开幕,62个国家高级别官员、国际组织代表及涉农企业参会,聚焦节粮减损与粮食安全议题 [1] - 中国作为粮食生产消费大国,将14亿人口粮食问题列为治国理政头等大事,并积极参与全球减损事业 [1] - 大会设置"中国方案""山东实践""济南行动"三大展示板块,覆盖生产、储存、加工等全链条减损路径 [1] 中国粮食减损成效 - 2024年全国粮食总产量达14130亿斤(约7.065亿吨),首次突破1.4万亿斤大关,连续9年超1.3万亿斤 [2] - 小麦、水稻、玉米机收损失率分别降至0.93%、1.76%、2.06%,较历史水平显著改善 [2] - 全国建成5500多家粮食产后服务中心,配置1000万套科学储粮装具,农户储粮损失率从8%降至3% [2] 全球粮食安全挑战 - 2023年全球7.13亿-7.57亿人面临饥饿,相当于每11人中有1人食不果腹 [3] - 全球每年食物损失浪费达13亿吨,占总量1/3,实现2030年减半目标难度大 [3] - 联合国呼吁加强技术创新与最佳实践推广,覆盖地方至全球层面的减损方案 [3] 国际合作与技术应用 - 布隆迪寻求与中国合作引进粮食储存、加工技术以降低损失 [2] - 土耳其应用AI驱动的库存优化系统,超市通过临期食品捐赠减少浪费 [5] - 爱尔兰、斯洛文尼亚等国制定国家减损政策,后者设立"减少浪费"认证制度 [4] 减损政策与制度安排 - 中国2024年11月印发《粮食节约和反食品浪费行动方案》,明确全国减损重点 [4] - 尼泊尔指出粮食损失贯穿田间至加工阶段,浪费集中在分销消费环节,需跨部门协作 [4] - 斯洛文尼亚将减损纳入所有重大政策,并在《食品法规》中建立认证体系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