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疾控:本地感染基孔肯雅热风险极低 今夏已完成两轮全市灭蚊
央广网·2025-07-26 11:17
基孔肯雅热疫情与北京防控情况 - 基孔肯雅热主要通过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叮咬传播,人与人之间不传染 [1] - 北京主要蚊种为淡色库蚊,白纹伊蚊比例较低,未检测到基孔肯雅热病毒,本地感染风险极低 [1] - 感染者多为轻症,症状以突然发热和关节疼痛为主,大部分一周内好转 [1] 白纹伊蚊生态特征与活动规律 - 白纹伊蚊体表有黑色与白色斑纹,易辨认,成虫俗称"花蚊子" [2] - 主要活动时间为早晨6-8点和傍晚5-7点,孳生于小型积水容器中 [2] - 活动范围通常在孳生地周边100-200米内 [2] 北京市灭蚊措施与成效 - 2023年夏季已开展两轮全市灭蚊行动,计划共四轮(6月23-27日、7月21-25日、8月25-29日、9月22-26日) [3] - 7月上旬全市蚊子成虫密度同比下降43% [3] - 高温和降雨会加速蚊虫繁殖,需持续清理积水 [3] 蚊虫孳生地清除措施 - 清除闲置容器积水(花盆托盘、轮胎、泡沫箱等)并倒置无用容器 [4][5] - 管理功能性容器积水(加盖或5-7天换水),定期冲洗水生植物容器 [5] - 处理特殊场所积水(轮胎避雨存放、堵塞树洞竹筒、清理地下管井) [5][6] 个人防护建议 - 野外活动穿浅色长袖长裤,使用含避蚊胺/驱蚊酯的驱蚊液 [7][8] - 避免蚊虫高峰期在树荫、草丛、水边长时间停留 [8] - 旅行前查询目的地蚊媒疾病情况,选择有纱窗纱门的住宿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