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抓住急救黄金30分钟!关于热射病 这些细节要注意
央视新闻客户端·2025-07-26 14:30

热射病概述 - 热射病属于中暑中最严重的类型 致死率非常高 [1] - 分为经典型热射病和劳力型热射病两种类型 [1] - 经典型热射病多发于老年人 儿童 有基础疾病患者或肥胖人群 病死率最高可达70% 一般达30%~70% [1] - 劳力型热射病多发于高温高湿环境下进行体能训练或室外作业的年轻人 死亡率在30%左右 [1] 热射病症状识别 - 体温快速升高达40℃以上 皮肤触摸发烫 可能出现干热无汗或大量出汗 [1] - 身体极度疲倦乏力 行动不稳 可能出现意识混乱 注意力不集中 烦躁不安等神经系统症状 [1] - 部分患者伴有恶心呕吐 腹痛等症状 [1] - 经典型热射病起病隐匿 体温升高可能不明显 易误诊 [4] - 可能伴有大小便失禁 心力衰竭 肾衰竭 呼吸功能异常等多器官损害表现 [4] 热射病急救措施 - 发现疑似热射病患者必须立即降温 可大幅降低死亡风险 [2] - 起病30分钟内将核心体温降到39℃以下 2小时内降到38.5℃以下 [2] - 迅速转移患者至通风阴凉处 解开衣物 [3] - 用湿毛巾冷敷头部 颈部 腋窝和腹股沟等大血管部位 [3] - 用凉水喷洒加风扇吹风蒸发降温 或全身浸泡在4-20℃水中快速降温 [3] - 同时拨打120急救电话 持续监测患者体温和生命体征 [3] 热射病认知误区 - 喝藿香正气水不能预防热射病 其适用于阴暑症状而非阳暑 [5][6] - 室内温度保持在26℃仍可能患热射病 因高湿不通风环境同样危险 [7] - 口服退烧药不能有效降温 反而可能损害肝脏和凝血功能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