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绿电直连”这本账怎么算
经济观察网·2025-07-26 17:41

绿电直连模式发展 - 光伏电站新增变电站、升压站、汇流站、高压线路等电器设备以实现"绿电直连",电压等级以35kV和110kV为主 [2] - "绿电直连"分为并网型和离网型两类,目前以并网型为主,因需通过上网收益保证基本收益 [2] - 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发布650号文规范绿电直连模式,云南、山西、江苏已出台具体管理细则 [3] - 短期可提升新能源消纳能力,长期为工业领域创造绿色价值 [4] - 欧盟CBAM机制下,绿电直连便于统计产品碳足迹(光伏29.92gCO2/kWh vs 电网620.5gCO2/kWh) [7] 建设成本分析 - 需自建增量配电网导致成本显著提升,含输电线路(100万元/公里)和升压/降压站(100万元/MW) [5] - 低压电缆成本超1000元/米,中压电缆600-700元/米,汇流站可降低线路成本 [5] - 大同经开区项目总投资28亿元,含38公里线路+汇流站+220kV变电站,新能源电力占比50% [6] - 当前电力输配费用高于电网,主要客户为高耗能央国企(可摊薄长期成本) [6] 行业政策与前景 - 2025年将钢铁、水泥、多晶硅等行业纳入绿色电力消费比例要求 [8] - 工业领域占全国能源消费66%、碳排放31%,绿电直连可绑定长期大用户并减少远距离输电依赖 [8] - 头部企业如正泰智维已布局综合能源项目(如无锡2.98MW光伏+10kV升压站) [7] - 地方政府视其为产业升级抓手,国家拟差异化设定绿电消纳要求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