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煌60载 魅力新西藏丨沙海变林海——西藏隆子县跨越半个世纪的治沙奇迹
新华网·2025-07-26 19:07
治沙成效 - 西藏隆子县从黄沙弥漫的盐碱河滩地转变为覆盖50多平方公里的沙棘林,形成长达40多公里的"绿色哈达" [1] - 1964年试种的60余亩沙棘苗已扩展至8.2万亩,成为生态屏障 [6] - 沙尘天气从每年近8个月显著减少,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1][4] 治沙方法 - 1964年通过试种5种树苗,最终选择根系发达、耐旱抗风沙的沙棘作为主要树种,存活率最高 [4] - 采用两米间距种植幼苗,等待2-3年新苗长成后逐步扩大种植规模 [4] - 全村从老人到小孩无偿参与治沙,形成持续接力机制 [4][6] 经济带动效应 - 黑青稞亩产从300多斤提升至650斤,年产量达1.4万吨以上 [4] - 沙棘产业带动林下经济,促进牛羊养殖业发展 [4] - 2024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2106元,同比增长7.7% [4] 社会参与 - 74岁的桑旦从13岁开始参与治沙,被称作"沙棘奶奶",代表几代人的持续投入 [2][6] - 生态公园和休闲步道建成后吸引居民休闲活动,年轻力量加入护林队伍 [6][7] - 通过菜篮子工程、黑青稞种植基地等项目促进当地就业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