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关于基孔肯雅热:会人传人吗?和登革热有何不同?如何防?
新华网·2025-07-28 03:56

基孔肯雅热疫情概况 - 广东省佛山市民陆先生因关节剧痛就医后被确诊感染基孔肯雅病毒,初期误以为是痛风,症状包括全身红疹和手腕剧痛 [1] - 基孔肯雅热由伊蚊传播,病毒潜伏期通常为3至7天,被叮咬人群中20%至30%会发病,典型症状为发热、关节痛和皮疹 [2] 疾病传播机制 - 基孔肯雅热不会通过日常接触人传人,但需隔离感染者以防止蚊媒传播,患者发病后1周内血液病毒载量最高 [3] - 伊蚊在30℃以上环境中最快7天完成发育,一只携带病毒的蚊子可叮咬多人,导致疫情快速扩散 [3] 症状与鉴别诊断 - 基孔肯雅热典型三联征为高烧39℃、关节剧痛和皮疹,患者形容关节痛"像被锤子砸过" [4] - 与登革热相比,基孔肯雅热关节痛更持久但较少危及生命,登革热重症可能导致出血或休克死亡 [4] 高风险人群 - 新生儿、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是重症高风险人群,新生儿可能通过产道感染并引发心肌炎或脑炎 [6] - 老年人感染后易发病毒性关节炎和肺炎,慢性病患者可能出现血压波动或伤口愈合延迟 [6] 防控措施 - 广东省倡议"每日三分钟清除积水",重点清理花盆托盘、饮水机积水等蚊虫孳生地 [7] - 医疗机构为病床加装蚊帐,下水道加装防虫网,切断蚊媒传播链 [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