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建设宜居城市 社会力量多元参与(财经眼·为新型城镇化战略提供有力资金保障)
人民日报·2025-07-28 06:09

城市公共服务优化 -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建设舒适便利的宜居城市,重点发展生活性服务业并提高公共服务水平[1] - 各地探索完善公共服务供给模式,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提升居民服务体验[1] 老年助餐服务发展 - 2023年《积极发展老年助餐服务行动方案》鼓励社会力量参与老年助餐服务[2] - 四川遂宁香溪苑长者食堂采用公建民营模式,政府免费提供场地,引入第三方企业运营[2] - 食堂日均接待80余人次,60岁以上注册用餐老人700余人,提供四荤三素自助餐仅10元[3] - 运营企业将盈利10%纳入社区慈善基金,用于老人用餐补助[3] 公共文化服务创新 - 广东中山建成100多家香山书房,去年人流量超300万人次,举办活动800多场次[6] - 90%以上香山书房利用现有场馆升级建设,盘活闲置资源并减轻财政负担[7] - 浙江温州推出"文化空间合伙人"模式,通过低息贷款、租金减免等政策支持青年创业[7] 新能源服务舱运营 - 江苏常州北环新能源服务舱采用"政府搭台、企业唱戏"模式,引入专业机构微利运营[8] - 服务舱提供充电、休憩、培训等10余项服务,营收部分转化为社区公益金[9][10] - 二期工程将新增充电枪、换电站及共享修车工位,预计2024年9月完工[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