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那颗星
人民日报·2025-07-28 06:42
每当农历十六的月亮升起来,我就会想起母亲,仰望明月,仿佛看到母亲就在云端,慈爱地望着我,温 柔的目光化作月光,抚慰我心中的思念。 从记事起,我家就很贫困。父亲体弱,又经常外出谋生,家里的重担就落在母亲身上。我们弟兄四人主 要是靠母亲拉扯大的。为了多挣工分,母亲时常一只胳膊抱着年幼的孩子,一肩挑着生产队的粪担子往 地里送肥;有时候不得不抱着孩子下地干活,锄完一垄地赶快到地头喂奶。忙完一天,夜晚待孩子们睡 下,母亲还要坐下来纺棉。 在那个粮食紧缺的年代,我们的主食就是红薯。母亲能把红薯做出许多花样:蒸红薯、烧红薯、煮红 薯、调红薯丝。蒸红薯切成片,晒干后给我们当零食,进一步加工,掺上沙子在锅里炒制,变得脆酥香 甜。红薯干磨成面,能做汤、擀面条、蒸馍。也许是长期吃红薯的缘故,母亲落下了胃病,胃疼时常发 作,她忍着疼一手捂着胃部,一手还不耽误干活。哪怕是通常由男人们干的活儿,她也照样能做:到井 上挑水,用高粱秆织箔,用泥巴制作储存粮食的坛子…… 为了补贴家用,母亲在自家宅基地上开了一个小菜园,种上苋菜、辣椒、茄子。我家住在村头路口,路 过的乡亲只要想要菜,母亲总是笑呵呵地送给人家。然而有一次,我哥哥发高烧,母亲到别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