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阳产改聚焦工人成长、企业共赢的特色之路 让产业工人“有为”更“有位”
镇江日报·2025-07-28 07:04
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成效 - 丹阳市新增产改试点单位22家,试点类型覆盖多元产业和重点区域,形成"扩面提质"新格局 [1] - 江苏恒神股份有限公司"90后"职工徐盼盼通过产改实现技能提升,带队研发的HM50E碳纤维已量产并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 [2] - 丹阳通过"劳模工匠进校园、思政教师进企业"活动覆盖2万人次,强化产业工人主体地位 [3] 技能提升与人才培养机制 - 丹阳出台《职工劳动和技能竞赛组织与管理办法》,承办全国验光与配镜等职业技能竞赛,促进工人技能整体跃升 [3] - 依托职工学校、万新学苑等平台,三年累计培训眼镜行业职工3万余人次,定向培养视光学、配镜专业人才1.3万余名 [4] - 江苏恒神股份有限公司为员工搭建成长平台,徐盼盼因产改政策获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章 [2] 产业协同与创新生态 - 丹阳强化跨部门协同,与人社、科技、应急、教育等部门联动推进产改 [5] - 碳纤维企业江苏恒神通过产改促进技术转化,完成T1100级碳纤维产业化验证,完善国产碳纤维产品体系 [2] - 丹阳计划实现产改全镇区推进、全行业覆盖、全产业提升目标 [6] 职工权益保障与服务 - 丹阳开展夏季安康"三送"高温慰问、普法培训、法律援助等服务,新启用5家工会驿站解决户外劳动者需求 [5] - 产改聚焦解决产业工人"急难愁盼",从医教养安到衣食住行构建全方位关爱网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