轰炸日本,从这里起飞——百岁四川老人追忆中美反法西斯战争岁月
新华网·2025-07-28 16:02
历史背景与战略地位 - 新津机场始建于1928年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被国民政府确定为空军重要战略基地并于1943年底启动扩建工程 配合美军轰炸日本的"马特霍恩"行动[2] - 1944年扩建后成为中国第二大机场 亚洲最大的重型轰炸机机场 拥有1条主跑道和2条副跑道 占地9035亩 主跑道长2600米宽60米 配备3个大油库及完善防空设施[3][5] - 与广汉/邛崃/彭山机场共同构成川西前进基地集群 驻扎美军第20轰炸机总队/第58轰炸团/第40轰炸大队等部队 部署超过50架B-29轰炸机[5][6] 工程建设与人力投入 - 1944年1月四川11县动员20多万民工参与扩建 采用人工碎石/背篓运输/人力拉磙的原始施工方式[3] - 使用重达12吨的钢筋混凝土石磙压实跑道 大型石磙需上百人协同拖拽 通过号子声协调行动[3][5] - 工程于1944年5月竣工 建成可起降B-29重型轰炸机的特种跑道 地基厚度达1米[5] 军事行动与作战效能 - B-29轰炸机配备4个引擎 可携带重250公斤/长2.5米的航空炸弹 执行3000公里远程轰炸任务[1] - 1944年6月15日首次从川西基地起飞轰炸日本九州八幡钢铁厂 至1945年1月累计执行10余次轰炸任务[6] - 单次最大出击规模达232架次 有效打击日本法西斯军事工业设施[6] 设备与后勤保障 - 机械师团队以10人班组为单位负责两架B-29的加油/装弹地勤服务 操作流程包含弹舱门开启/挂弹/安装/加装保险等标准化程序[1][2] - 机场具备夜间作战保障能力 停机坪灯火通明支持连续作战 曾遭日军飞机照明弹袭击[2] - B-29起飞时4引擎轰鸣可引发地面震动 启动气流足以吹倒站立人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