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观察丨预防基孔肯雅热,做好这三点!
新华网·2025-07-28 17:00
新华社广州7月28日电题:预防基孔肯雅热,做好这三点! 新华社记者马晓澄、白瑜、徐弘毅 近期,我国南方个别城市发生基孔肯雅热输入疫情并引发本地传播,社会高度关注。专家表示,基孔肯 雅热可防可控,大家无需恐慌,做好灭成蚊、清积水和防叮咬,可有效预防基孔肯雅热。 什么是基孔肯雅热,如何识别? "基孔肯雅"源自非洲坦桑尼亚南部的土语,意为"令人弯腰屈背",描述了患者因关节剧痛而弯腰的姿 态。 广东省疾控中心副主任何剑峰表示,基孔肯雅热是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伊 蚊(俗称花斑蚊)叮咬传播。1952年在非洲被发现,目前全球已有100多个国家报告过这个疾病,主要 分布在东南亚、非洲、欧洲和美洲的部分地区。 "整个病程通常持续5至7天,绝大多数患者病情较轻,个别患者关节疼痛可持续2至3个月,甚至更 长。"何剑峰说。 高烧39℃、关节剧痛与皮疹的"基孔肯雅三联征"症状,是基孔肯雅热的主要特点。 深圳市疾控中心专家表示,基孔肯雅热和登革热症状相似,常被混淆。两者都是通过伊蚊传播的病毒性 疾病,基孔肯雅热"痛得更久",登革热"危险更大"。登革热的危险在于其重症可能导致严重出血或休克 甚至死亡;而基孔肯雅热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