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润物细无声——习近平文化思想在浙江的溯源与实践(下)
新华社·2025-07-29 00:16

文化软实力与经济发展 - 文化软实力融入经济力量、政治力量、社会力量,成为经济发展的"助推器" [1] - 浙江精神激励民营经济发展,民营经济占全省67.2%的生产总值、73.4%的税收、80.8%的进出口、87.5%的就业、96.8%的经营主体 [13] - 民营企业在"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等5个榜单上数量位列第一 [13] 文化产业创新与改革 - 横店影视城从无到有,成为全球最大影视拍摄基地,实验区集影视创作、拍摄、制作、发行、交易于一体 [18][19][20] - 浙江动漫产业从起步到繁荣,杭州成为"动漫之都",拥有270多家上下游企业,从业人员超1.2万人 [25][27] - 文化体制改革推动国有文化单位"华丽转身",浙江歌舞剧院等完成"事转企"改制 [28] 民营经济转型与升级 - 浙江民营经济面临"成长的烦恼",用电、用水、土地供给紧张,利润一度滑坡 [11] - 民营企业"跳出浙江发展浙江","腾笼换鸟、凤凰涅槃",实现产业创新与技术创新结合 [12] - 浙商注重自主创新、品牌建设、资源节约、人才管理,转变粗放型增长方式 [12] 文化IP与全球化 - 国产3A游戏《黑神话:悟空》全球29个国家和地区销量登顶,中国文化惊艳世界 [23] - 中南卡通制作《郑和下西洋》《郑成功》等国潮动漫,版权卖到海外,单笔交易达10万美金 [25] - 中国国际动漫节永久落户杭州,现场销售额突破千万元,达成合同成交额30亿元 [27] 文化赋能乡村振兴 - 磐安乌石村保护古村落,文旅收入达2亿元,吸引107万游客 [51] - "钱江浪花"艺术团送演出5000多场,吸引观众1000多万人次 [44][48] - 文化特派员制度带动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助力乡村产业发展 [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