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给钱就黑你!” 网络“黑嘴”乱象亟需重视
央视网·2025-07-29 01:34
自媒体敲诈勒索事件 - 上海某咖啡企业被自媒体博主苏某以编造负面信息为由敲诈22 5万元"封口费" [1] - 苏某发布题为"连续两年关店数超开店数 加盟商不愿陪跑"的不实网文 声称公司"3年闭店率超80%"并移花接木其他品牌负面案例 [1] - 不实信息导致咖啡企业与合作伙伴商业信任危机 多个已签约项目被迫中止 新合作意向难以推进 [3][5] 勒索手法分析 - 苏某选择目标标准:中型知名企业(声誉价值高但法务资源有限) 关键发展节点(融资 上市 扩张等敏感期) [7][9] - 勒索套路:打造"行业资深媒体人"人设→发布拼凑负面文章→诱导企业联系→以"商业合作"名义敲诈 [9] - 苏某运营的"筷玩思维"账号粉丝超10万 实际为单人操作 通过AI拼凑网络信息编造文章 伪造记者身份和第三方数据 [10][12] 案件侦办进展 - 上海警方调查发现苏某2023年曾对咖啡企业实施未遂敲诈 2024年底趁其融资扩张期再次作案 [7] - 涉案文章被转载144次 企业单次律师函成本达2000元 潜在损失巨大 [9] - 6月上旬苏某被刑事拘留 至少5家餐饮企业受害 "筷玩思维"账号因违规采编被关闭 [12][14] 行业治理措施 - 中央网信办5月启动"清朗·优化营商网络环境"专项行动 重点整治涉企网络黑嘴 [14] - 上海推出"涉企侵权信息处理服务包2 0" 建立举报渠道和取证标准 组织多部门专家培训企业 [15][16] - 实施"双举证责任"机制:企业提供部分证据后 自媒体需自证内容真实性 平台将涉企举报处置时效压缩至1个工作日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