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配件阻燃性能、提升防篡改功能 电动自行车强制性国家标准升级了
人民日报·2025-07-29 05:41
电动自行车新国标核心内容 - 当前电动自行车社会保有量约3.8亿辆 [1] - 新国标将于2025年9月1日正式实施 [1] - 标准修订过程包括160余次技术研讨、220余次试验验证、处理5.4万条意见建议、近13万份问卷调查 [1] - 修改完善近200个重要指标条目 [1] 新国标五大改进方向 降低火灾事故隐患 - 塑料重量占比限制在整车重量的5.5%以下 [1] - 优化防火阻燃技术指标 [1] - 延缓火灾蔓延速度、降低燃烧强度、减少有毒气体释放量 [1] 减少交通事故风险 - 严格限制电动机最高转速 [1] - 增加低速运行时转矩限值指标 [1] - 车辆最大制动距离降低为原来的一半左右 [1] 防范非法改装 - 完善电池组、控制器、限速器防篡改技术指标 [2] - 增加互认协同功能 [2] - 落实"一车一池一充一码" [2] 提升整体安全性能 - 增加对蓄电池状态等关键安全信息的动态监测要求 [2] - 铭牌和产品合格证上明确标注建议使用年限 [2] 满足消费者需求 - 铅蓄电池车型整车重量限值由55公斤调整至63公斤 [2] - 续航里程可达60至70公里 [2] - 不再强制安装脚踏骑行装置 [2] - 鼓励安装后视镜、转向灯 [2] 新国标实施准备 - 雅迪、爱玛、台铃、绿源4家企业已获得14张新版标准的CCC证书 [3] - 出厂销售的电动自行车应当获得认证并标注CCC标志 [3] - 消费者可通过扫描二维码或登录全国认证认可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查询认证信息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