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珲春“火出圈”,不只“艾灸旅游”(边城见闻)
人民日报·2025-07-29 06:51

货车在珲春口岸排队通关。 郎 鹏摄 俄罗斯游客体验制作延边传统美食——辣白菜。 郎 鹏摄 坐在韩示明对面的并非中国患者,而是俄罗斯患者嘎丽娅。"最近状态好很多了,身体感觉很轻松!"一 旁的翻译将嘎丽娅的答复转述给韩示明。 韩示明(右)为俄罗斯患者嘎丽娅把脉。 本报记者 门杰伟摄 本报记者(右)在帝王蟹展销馆采访。 王 旭摄 图片来源:吉林省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 审图号为吉S(2025)014号 俄罗斯游客在珲春市渤海古镇景区游玩。 郎 鹏摄 晨曦洒满珲春河,珲春市这座位于吉林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的边陲小城,在浓郁的多元文化中苏醒。 热闹的早市上,摊主操着东北味的中朝俄三种语言吆喝揽客;珲春口岸,满载俄罗斯游客的大巴鱼贯驶 入;朝鲜族村落里,朝鲜族象帽舞、满族剪纸和俄罗斯帝王蟹相映成趣…… "珲春"源自女真语,意为"边地""边陲"。这里中朝俄三国陆路相连,中、朝、俄、韩、日五国水路互 通,被誉为"东北亚十字路口"。如今这座名为"边陲"的城市,每年出入境人次远超常住人口,小边城赢 得"大流量",特色活动"火出圈"。多元文化交流互鉴,书写着文化交融、民心相通的周边友好故事。 艾灸馆里的跨国"候鸟"—— "中医在珲春越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