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要善于拆“墙”搭“桥”(纵横)
人民日报·2025-07-29 06:51
机制"活",源头创新的水才能"活"。以往教师、科研人员的主战场在课堂、在实验室,怎样让他们更积 极主动对接企业,面向生产一线开展创新?改革是关键。天津大学启动教师绩效考核机制改革,让"跨 界"老师尝到围绕产业做学问的甜头;天开高教科创园用实打实的支持,帮不少高校教师完成从"育人 者"到"创业者"角色的转变……以需求为导向、以发展为目标部署改革,打破体制机制藩篱,必将推动 各领域书写更加精彩的创新故事。 当有碍深度融合的"墙"越来越少、促进握手的"桥"越来越多,依靠创新驱动的新质生产力定将蓬勃发 展。 拆"墙"也是搭"桥"。如今,面对前沿重大科学问题,"单打独斗"式创新已显乏力。打破学科间无形 的"墙",促进不同领域知识交叉融合、协同创新,正在成为新趋势。以新型储能技术攻关为例,就离不 开电气、材料、机械等多领域知识的支撑。从实践来看,学科的交界处,恰是有可能产生重大科学突破 的地方。 拆"墙"搭"桥",也是在建生态。在整个创新体系中,"教"如土壤,是产业创新的源头供给,为营造创新 生态注入活水;"产"如树苗,既扎根土壤生长,又会根据环境变化,向土壤释放新的需求信号。两者紧 密互动,推动知识、技术、资本、人才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