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悟规律 明方向 学方法 增智慧丨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城市现代化新路子

城市发展目标 -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建设"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的现代化人民城市目标,新增"创新、美丽、文明"三个层面,形成6个维度的系统性发展框架 [7][8] - "创新"对应科教兴国战略,需通过科技创新带动产业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重点关注城市创新系统、创新街区、新兴产业等内容 [8] - "宜居"需解决"城市病",实现人口、产业、城镇、交通一体规划,重点关注公共服务、社区、交通等民生领域 [8] - "美丽"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需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提升绿色低碳发展水平,重点关注绿地、公园、生态体系 [9] - "韧性"需提升城市应对突发事件能力,重点关注风险预防、应急管理、社会稳定等安全领域 [9] - "文明"需保护历史文脉,解决"千城一面",重点关注文化地标、公共文化空间、市民素质 [10] - "智慧"需推动城市治理与人工智能等技术融合,重点关注数字基建、数据治理、平台建设 [10] 城市发展路径转型 - 城镇化率从1949年10 6%提升至2024年67%,城市发展从增量扩张转向存量提质增效阶段 [12][17] - 提出"五个转变"原则:发展理念转向以人为本、发展方式转向集约高效、发展动力转向特色发展、工作重心转向治理投入、工作方法转向统筹协调 [12][13][14][15][16] - 集约高效发展需突出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和空间经济,依靠科技创新驱动 [13] - 特色发展需结合城市自然禀赋、产业特色、文化基因,避免"千城一面" [14] - 治理投入需加强基层治理、要素治理、产业治理等软实力建设,改变重建设轻治理现象 [15]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 创新是城市内涵式发展的核心动力,北京中关村形成信息技术万亿级产业集群,深圳机器人产业链年总产值突破2000亿元 [17][18] - 需强化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协同,统筹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培育、未来产业布局 [18] - 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侧重原始创新,区域科技创新中心(成渝、西安、武汉)侧重突破性创新 [21] - 其他城市需围绕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高新区等差异化布局,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融合 [21] - 制度创新方面需深化城市建设运营治理体制改革,发挥城市在双循环中的枢纽作用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