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汽车产业发展历程 - 2012年首次提出"中国底特律"目标 形成1家龙头车企+8个前十品牌+1000家零部件企业的产业体系[4] - 2015年汽车产销规模超260万辆 成为全国第一大汽车产地 长安汽车自主产销量达142.5万辆[4] - 2016-2018年连续三年产量全国第一 峰值突破300万辆[5] - 2018年产量同比下滑36% 全国排名从榜首跌至第六位[7] - 2019年产量较峰值下降超50%[7] 产业转型政策布局 - 2019年4月发布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方案 目标2020年汽车产量超300万辆(新能源车20万辆) 2022年超320万辆(新能源车40万辆)[8] - 2021年7月"十四五"规划提出新建高性能动力电池生产基地(5GWH)[8] - 2022年多项文件目标2025年智能网联新能源车产量达100万辆 占全国比重超10% 核心零部件区域配套率超80%[8] - 2023年7月发布智联电动车产业发展行动计划 目标2027年建成全球影响力智联电动车智造基地[1]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建设 - 2019年比亚迪投资100亿元在重庆璧山建设弗迪电池工厂 2020年投产实现动力电池产业从无到有[9] - 2021年赣锋锂业和荣盛盟固利跟进投资 建设电池工厂及科技研究院[11] - 长安汽车投入1000亿元实施"香格里拉计划" 孵化阿维塔 深蓝等新能源品牌[11] - 赛力斯与华为合作 力帆在吉利协助下发展换电业务和智能驾驶科技[11] 当前产业规模与地位 - 2024年汽车总产量超254万辆 其中新能源汽车95.3万辆 同比增长90.5%[14] - 2023年汽车产量省级排名:广东571万辆(第一) 安徽262万辆(第二) 重庆254万辆(第三)[14] - 2024年上半年产量:安徽150万辆 广东131万辆 重庆122万辆[14] - 两江新区新车平均单价从5年前7万元跃升至15万元以上 阿维塔 问界等车型进军30-40万元市场[17] 全球化发展进展 - 长安汽车2023年发布"海纳百川"计划 在泰国 墨西哥 中东非等地区建立生产基地 产品销往77个国家[15] - 赛力斯启动海外新能源销量"倍增计划" 覆盖62个国家 拥有超300家经销商 累计出口超50万辆[17] - 2024年重庆汽车出口量47.7万辆 同比增长29.6% 出口货值431.1亿元 同比增长30%[17] - 赛力斯问界M9亮相2023年巴黎车展 成为开拓欧洲市场旗舰产品[17]
新能源汽车的“底特律”,或许就在山峦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