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华农首席科学家罗利军:节水抗旱稻让农民种田有动力
南方农村报·2025-07-29 15:37

节水抗旱稻技术突破 - 节水抗旱稻将旱稻的节水、抗旱、易种特性融入优良水稻品种,实现从0到1的突破,曾获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6][7] - 该稻种生长过程中不需要泡水、插秧,能节约用水约50%,减碳量90%以上,也不易形成农业面源污染[16] - 除水田外,还能在旱地、山坡地等地类种植,全国推广中"旱优73"应用面积较广,产量稳定在550~600公斤[17][20][22] 广东推广成效 - 2024年以来在广东年种植面积已超1万亩,团队在广东每个地区基本都建立了试种示范点[28][29] - 肇庆鼎湖沙浦基地测产达611.9公斤/亩,怀集流转6000亩坡地和撂荒地种植,长势良好[36][37] - 采用覆膜直播技术有效解决杂草问题,证明可解决广东省撂荒地问题[35][36][39] 抗逆性与适应性 - 被称为"稻坚强",根系发达抵抗洪涝能力强,肇庆怀集遭遇百年一遇洪水后完好无损[43][44][46] - 安徽案例显示被淹4-5天基本无影响,淹11-14天后仍能重新分蘖,亩产200多公斤[47][48][49] - 山地旱地皆可种,在云南海拔2000米地区都能种植[12][21] 经济效益与战略目标 - 肇庆怀集种植企业测算每亩纯利润超600元,"旱优73"品质与"美香占2号"相当,获全国食味品质金奖[60][61][62] - 提出"1522"战略目标:新增水稻种植面积1亿亩,增加稻谷500亿公斤,减少200亿吨灌溉用水和200亿公斤碳排放[66][67][68] - 广东多雨地区可实现少灌水甚至不灌水,大幅降低灌溉成本[57][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