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售出租银行卡电话卡?当心掉进帮信罪的坑
新华社·2025-07-29 21:42
新华财经北京7月29日电 (记者刘硕、齐琪)明知对方搞电诈仍向其出售出租本人银行账户、支付账户 或电话卡,"刑不刑"?未成年人、在校学生成了电诈"帮凶",怎么处理?……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 检察院、公安部日前发布关于办理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等刑事案件有关问题的意见,提醒公众谨防掉 进帮信罪的坑。 坚持宽严相济确保罚当其罪 据介绍,当前帮信犯罪的被告人呈现低龄化、低学历、低收入、初犯比例高的"三低一高"特点,35岁以 下被告人占比超过80%,25岁以下被告人占比三分之一,特别是未成年人、在校学生群体涉案问题突 出。 "一些电诈犯罪团伙大量收购他人实名电话卡、银行卡,甚至组织、利用未成年人、在校学生、老年人 等群体实施犯罪。"公安部刑侦局副局长郑翔说。 针对上述情况,此次发布的意见明确坚持宽严相济,对于未成年人、在校学生,以及处于犯罪链条末 端、情节较轻的人员,依法从宽处理。但"依法从宽"绝不是"一放了之,不管不顾","不刑"不是"不 管",免刑并非免责。 一起案件中,在上海某职业技术学院就读的被告人高某,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仍组织在校 生顾某和未成年在校生师某等向他人出租银行卡。 三人归案后,高某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