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 公司以电动化为基本盘 通过智电融合构建技术护城河 目标成为智能电动技术平权的推动者[1] - 公司自2024年推出璇玑架构打通电动化与智能化底层逻辑 2025年发布天神之眼辅助驾驶系统 推动两者深度融合[1] 电动化与智能化战略 - 电动化是公司基本盘 智电融合是核心技术战略[1] - 璇玑架构是行业首个智电融合智能化架构 打通电动化与智能化底层逻辑[1] - 天神之眼辅助驾驶系统推动电动化与智能化深度融合 搭载车型已超100万辆[4] 辅助驾驶技术定位 - 公司将辅助驾驶定义为安全功能 聚焦减轻驾驶疲劳和降低事故率[3] - 积极响应主管部门对辅助驾驶的规范管理 并主动参与行业标准制定[3] - 为天神之眼用户提供辅助泊车场景安全及损失全面兜底 自动泊车使用率从40%升至超60%[4] 技术研发与安全 - 驾驶人是责任主体 辅助驾驶不能完全代替人为操作[5] - 通过计算轮胎与地面滑移量快速给出驱动力 应对爆胎和低附着路面等极端场景[5] - 技术永无上限 借助璇玑架构实现电动化与智能化底层打通和深度融合[5] 研发体系与能力 - 智驾团队规模超5000人 其中核心算法团队逾1000人[8] - 具备整车制造能力和数据优势 拥有全栈自研能力和底气[8] - 研发机制强调与行业方案横向对标 而非内部团队竞赛[11] 组织架构调整 - 将座舱部门与智驾团队合并 以应对舱驾一体化趋势[2][10] - 通过团队合并加强学习并形成共识 相关产品将很快推出[10] 生态建设与新品规划 - 全品牌上线手车互联功能 通过OTA推送覆盖所有车型[7] - 实现与华为 OPPO等中国主流手机品牌全面兼容[7] - 已发布智能车载无人机系统灵鸢[7] 海外市场策略 - 海外市场采取分阶段推广策略 因地制宜布局[9] - 优先重点市场适配当地法规 如数据不出境要求[9] - 暂不全面铺开 因应数据安全和本地化研发高门槛[9] 长期发展理念 - 汽车行业竞争是长期竞争 需要坚持长期主义[11] - 研发投入和人才投入非一蹴而就 需不断学习并敬畏对手[11] - 行业是人才密度最高产业 需拼长线和论持久战[11]
比亚迪高级副总裁杨冬生:以“智电融合”构建技术护城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