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表现 - 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120.32亿元 同比下降5.70% [1] - 净利润92.62亿元 同比增长24.26% 每股收益0.50元 [1] - 火电板块税前利润80.66亿元 同比增利35.60亿元 [1] - 风电板块税前利润39.10亿元 同比减利1.21亿元 [1] - 光伏板块税前利润18.23亿元 同比增利5.78亿元 [1] - 新加坡业务营业收入96.03亿元 税前利润13.63亿元 [3] - 巴基斯坦业务营业收入21.36亿元 税前利润4.36亿元 [3] 业务运营 - 新增并网可控发电装机容量7987.31兆瓦 均为低碳清洁能源项目 [1] - 低碳清洁能源装机比重同比提高6.34个百分点 [1] - 可控发电装机容量152992兆瓦 其中风电20038兆瓦 太阳能24050兆瓦 [2] - 中国境内平均上网结算电价485.27元/兆瓦时 同比下降2.69% [2] - 中国境内上网电量2056.83亿千瓦时 同比下降2.37% [2] - 境内电厂平均利用小时1502小时 同比减少178小时 [2] - 燃煤机组利用小时1839小时 同比减少141小时 [2] - 风电机组利用小时1133小时 同比减少67小时 [2] - 太阳能发电机组利用小时583小时 同比减少11小时 [2] - 累计完成供热量1.88亿吉焦 同比下降5.05% [2] 成本控制 - 燃料成本下降是利润增长主因 科学统筹煤炭长协与现货采购 [1] - 煤炭市场供需宽松 煤价整体下跌 [2] - 累计采购煤炭8713.67万吨 同比下降10.70% [2] - 境内除税发电耗用标煤单价917.05元/吨 同比下降9.23% [2] - 累计落实债务融资超800亿元 综合资金成本下降 [3] 行业趋势 - 全国新能源装机增速高于负荷增长 挤占火电空间 [3] - 2025年电力供应能力增长高于用电需求 供需整体宽松 [3] - 新能源全面入市交易 中长期市场供给量跃升 [3] - 新能源边际成本远低于煤电 对市场价格造成冲击 [3] - 现货市场竞争加剧 电能量价格呈下行趋势 [3] 战略调整 - 优化投资区域与电源组合 寻求经济效益最大化 [4] - 加快煤电机组技术升级和转型发展 [4] - 加强电力供需形势研判 调整定价策略 [4] - 电力辅助服务 容量补偿及价格传导机制完善创造良好基础 [4] 管理层变动 - 董事总经理黄历新因工作调整辞职 [4] - 提名刘安仓为非独立董事候选人 [4] - 聘任刘安仓为公司总经理 [5] - 刘安仓曾任华能集团办公厅副主任等职 [5]
华能国际上半年实现净利润92.62亿元 刘安仓出任总经理一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