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事概况 - 第三届世界科学智能大赛于7月25日至26日在上海举行 由上海科学智能研究院与复旦大学联合主办 在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等多个市级部门指导下开展[1] - 赛事吸引全球近30个国家地区近1.6万名选手报名 最终30支队伍进入总决赛 决出一等奖5项 二等奖10项 三等奖15项[1][3] 赛道设置 - 设立航空安全 材料设计 合成生物 创新药 新能源五大赛道 全部聚焦高价值产业场景中的关键科学问题[3] - 赛题及相关数据集全部来自真实产业场景 包括航空结冰气象要素预报 新能源发电功率预测等具体应用方向[3] - 新启动"Physical AI赛道" 聚焦空间智能 推理模型 群体智能等核心技术难题 推动AI技术实体应用[3] 产业合作 - 近40家企业组成大赛生态企业联盟 为选手提供面试绿通机会[3] - 大赛优秀模型将部署在星河启智科学智能开放平台 供全球用户使用[4] - 星河启智平台由上智院联合复旦大学 无限光年共同打造 提供覆盖12个学科的200多个科学模型 建成4万多个共12PB科学数据[5] 开放生态 - 大赛开放大量产业场景真实数据 包括发电站功率数据 气象数据 分子构象数据等 并提供算力和工具链支持[4] - 平台已吸引120多个入驻实验团队 AlphaFold蛋白质结构数据库吸引超过200万研究者使用[4][5] 青少年参与 - 本届大赛专门开辟中学组比赛 吸引上海16区146所中学331支队伍参与 选手平均年龄约14周岁[5] - 中学组以3人团队形式围绕"新能源发电功率预测"主题展开角逐 与第五届长三角青少年人工智能奥林匹克挑战赛联动[5][6] 行业影响 - 人工智能正从"辅助者"进化为科学探索的"共创者" 全链路深度赋能科研[4] - 未来将继续依托上智院平台 联动星河启智平台 围绕科学智能主题推出更多前沿赛事 打造系列化多元化赛事体系[7]
第三届世界科学智能大赛圆满落幕
央视网·2025-07-30 1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