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东营书写文旅融合“立体答卷”
大众日报·2025-07-31 10:07

文章核心观点 - 东营市通过统筹生态资源、交通基建和创新业态,正积极推动文旅产业深度融合与高质量发展,致力于打造黄河流域生态文旅标杆 [1][2][7] 生态资源开发与利用 - 依托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530平方公里)这一核心生态资产,深挖“河海交汇”、“新生湿地”、“万鸟翔集”三大世界级旅游资源,探索“文旅+生态”特色发展路径 [2] - 通过举办如首届黄河口全国青少年北斗自然乐跑大赛(300多名参与者)等创新自然教育活动,将生态资源转化为沉浸式体验,促进生态文明理念传播 [3] - 利用优质生态环境举办大型活动,如文汇河海音乐节吸引近四万乐迷,有效提升游客体验感和满意度 [3] 交通基建突破与区域联动 - 通过开通“泰山黄河号”旅游列车等举措,突破交通网络不畅的制约,将东营更深层次融入山东省“山海相连、河岳相融”的文旅发展格局 [5][6] - 创新启动“绿皮火车·慢游东营”等定向引流活动,吸引高校师生(如首批近百名来自12所驻济高校)深度探访,拓展旅游消费市场 [6][7] 文旅活动策划与市场表现 - 政府精心策划全年不间断的文旅活动,从冬季到夏季各类节庆活动持续吸引客流,推动市场供需两旺 [4] - 2025年1-5月,全市26家重点监测景区景点接待游客485.47万人次,实现营收超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7.26%和8.65% [4] - 实施“引客入东”行动并推出惠民“乐游东营文旅卡”等一系列政策组合拳,有效激活市场潜力和拉动消费 [7] 创新业态融合与消费拉动 - 创新采用“音乐节+”模式,如文汇河海音乐节联合6大景区、25家酒店、13家餐饮商户及6家商业综合体推出联动优惠,近4万参与者中外地游客占比超30%,总投入1100余万元,间接拉动消费近亿元 [8][9] - 系统性引入影视IP(如《迎风的青春》、《法医秦明》等多部作品),利用200多个取景地进行拍摄,近1年拍摄直接消费(住宿、餐饮、交通等)超1亿元,并衍生明星探班、粉丝活动(2000余人次)进一步拉动服务业消费 [9][10][11] - 持续建设文旅项目,去年以来建成运营项目31个,完成投资21亿元,包括嘎嘎奇想岛亲子乐园等特色项目,黄河口生态旅游区年游客接待量已突破100万人次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