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东营市在海洋碳汇开发利用等领域持续发力,取得了良好成效
齐鲁晚报网·2025-07-31 16:26

海洋碳汇资源潜力 - 东营市海洋碳汇资源潜力巨大 主要分布盐沼和海草床蓝碳生态系统 滨海蓝碳生态系统分布面积广阔 具有重要生态价值和碳汇战略意义[3] 碳汇监测与评估 - 2021年以来开展黄河口 挑河口 支脉河口等主要河流入海口盐沼湿地碳储量调查 摸清盐沼生态系统碳储量本底现状及资源布局[3] - 2025年开展海洋生态修复项目增汇成效评估和增汇适宜区识别等试点工作[3] - 参与编制《滨海盐沼碳汇计量监测规程(试行)》《海草床碳汇计量监测规程(试行)》《蓝碳生态系统保护修复项目增汇成效评估技术规程(试行)》等技术规程[3] 生态保护修复工程 - 通过盐地碱蓬种群恢复和海草床修复方式恢复退化海岸带环境 重新构建稳定滨海湿地生态系统[4] - 2019年以来累计修复盐地碱蓬4316公顷 海草床111.1公顷 修复海岸线18.212千米 有效提升滨海湿地生物多样性水平和区域固碳能力[4] 碳汇价值实现 - 永丰河南盐地碱蓬及海草床修复项目1811.8吨碳汇在宁波产权交易中心上架并完成首笔交易 实现海洋生态修复碳汇变现[4] 未来发展规划 - 持续开展调查评估 摸清黄河三角洲海洋碳储量和碳汇家底[5] - 加强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和滨海蓝碳碳汇协同增效研究 科学评估海洋生态修复增汇成效 开展增汇适宜区识别[5] - 推动海洋碳汇项目开发 探索海洋碳汇在更多场景的应用和价值实现[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