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考古移动实验室将赴新疆田野考察 揭示丝绸之路文明交融史
解放日报·2025-08-01 09:49
近年来,文少卿带领复旦大学分子考古实验室先后破译北周武帝突厥皇后阿史那古基因组,揭开北 周武帝宇文邕血统之谜,并成功重建两千年河西走廊人群、六千年山东人群历史等。去年8月,复旦大 学与克拉玛依市人民政府共同设立民办非企业机构——克拉玛依市丝路数字经济与产业融合创新研究中 心,并以数字文旅方向为先行领域,旨在对新疆地区人类历史演变过程进行科学研究,开发特色文化旅 游项目。 "如果把新疆样本带回复旦,距离太遥远,所以就想到了移动考古车,可就地做实验。"文少卿说。 此前,分子考古依赖于远离田野的实验室,而移动考古车有望改变这一科研范式。 记者 黄海华 昨天,复旦大学-克拉玛依"古丝绸之路"科技考古与文化传播项目在复旦大学启动。今年8月至10 月,由复旦大学科技考古研究院副教授文少卿领衔的全球首个分子考古移动实验室,将赴新疆进行田野 考察,"样本一出土,我们将第一时间在车上进行检测。" 未来三个月,车队将沿阿勒泰—天山北路一线行驶,选取沿线的三道海子石构遗址群、木垒平顶山 墓群、吐鲁番古墓群、古墓沟墓群、小河墓地、沙湾大鹿角湾等遗址,复原三个遗址的墓主特征,揭 示"古丝绸之路"多元文明交融的历史。该项目预计用3到5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