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贸易格局变化 - 美国客户优先考虑转移产地,仅在产能不足时给中国供应商订单,预计未来订单增幅有限 [1] - 中美第三轮经贸会谈达成共识,推动已暂停的美方对等关税24%部分及中方反制措施展期90天,但90天后关税政策仍面临高度不确定性 [1] - 贸易格局已发生变化,对企业而言挑战仍大 [1] 外贸企业转向内销的初步尝试 - 今年4月,国内商超、商协会及外资企业积极响应“外贸企业拓内销”活动,通过线上线下绿色通道帮助外贸企业迅速打开国内销路 [2] - 政策与渠道支持下,不少外贸企业在短短一两个月内找到新订单出路,例如南通雯茵纺织品有限公司的毛毯在国内卖出10多万条 [3] - 四川仟品恩贸易有限公司的积压出口食品在贴标后内销,一个月内销售额达10多万元,清库存效果显著 [4] 内销热情降温与持续挑战 - 随着关税窗口期平稳过渡,各方对外贸企业拓内销的关注度降低,近期国内订单较4、5月下降50%以上 [4] - 国内订单下降主因是外贸企业的国内市场渠道并未真正跑通,依然很难拓展国内市场 [4] - 相较于单纯做外贸,同时开展内外贸业务难度更大,对企业综合实力要求更高 [6] 企业拓展内销市场的具体困难 - 四川省外贸机械进出口有限责任公司上半年国内销售额同比增长50%,但国内份额仅占公司全年6亿元总销售额的5% [6][7] - 内贸面临国内产能饱和、更激烈的价格竞争、更复杂的销售渠道、更长账期及销售人才储备不足等挑战 [7] - 成都长城开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指出,进入国内电力系统采购商名单需满足特定评分要求,如国家级荣誉等,转型门槛高 [7] - 智能电表等产品涉及上下游标准配合,不能简单换标内销,该公司去年针对国内产品的研发投入达几千万元 [8] - 外贸企业对国内市场缺少清晰画像和具有竞争力的质价比产品 [8] 成功案例与发展策略 - 万源市德诺仪表有限公司凭借产品创新,上半年产值比去年翻三番,实现提价销售并拿下波兰、土耳其等新订单 [10] - 成都艾民儿品牌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在国内市场增加品类、提供亲民产品,在欧洲市场将469项版权数字化以提升产品稀缺性 [11] - 出口转内销被视为布局国内大市场、培育自主品牌的关键机遇,而非短期避风港 [11] - 锻造产品核心竞争力是关键,选择发展路径不宜一刀切 [10]
关税谈判反复拉锯,风波里的外贸企业何去何从?内外两条“腿”走路能否更快
四川日报·2025-08-01 1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