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我国国家公园建设加快推进,如何既坚守生态保护第一又能实现“全民共享”?
央广网·2025-08-01 21:02

国家公园建设成效 - 第一批国家公园(三江源、大熊猫、东北虎豹等)旗舰物种种群数量持续恢复,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稳步提升 [1] - 三江源头再现"千湖美景",大熊猫国家公园实现13个大熊猫局域种群栖息地连通,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初步恢复"众山皆有虎"景象 [1] - 与试点前2015年相比,三江源国家公园草地植被盖度提高8.6%,藏羚羊等野生动物数量大幅增长 [6] - 我国野生大熊猫数量从20世纪80年代的1100只恢复到约1900只,东北虎、东北豹数量增长至70只、80只左右 [6] - 海南长臂猿野外种群数量增长到7群42只,武夷山国家公园新发现雨神角蟾等多个新物种 [6] 新国家公园创建进展 - 四川省纳入规划的国家公园共三处:大熊猫国家公园(已成立)、若尔盖国家公园(正在创建)、贡嘎山国家公园 [1] - 若尔盖国家公园拥有世界最大高原高寒泥炭沼泽湿地,是黄河上游重要水源涵养地,将重点保护黑颈鹤、大天鹅等旗舰鸟类 [2] - 若尔盖创建方案包括"以草定畜、草畜平衡"减畜降牧,目标实现"减畜不减产、降牧不降收",推动区域绿色转型 [2] 国家公园体系制度建设 - 国家公园建设进入系统集成、全面推进新阶段,重点完善体制机制、机构设置、法律法规修订及监测体系建设 [3] - 落实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方案和国家公园空间布局方案,按照"成熟一个设立一个"原则推进新公园设立 [3] - 已出台40余个改革方案、规划、办法及国家标准,国家公园法通过全国人大常委会两次审议 [7] 全民公益性实践 - 三江源国家公园原有居民年均增收1.5万至2.1万元,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生态搬迁群众年收入达搬迁前近4倍 [4] - 武夷山国家公园对生态茶园补偿标准比园区外高9至13.5元/亩 [4] - 建议采取低门票预约制,建设全民共享基础设施,实施志愿者制度以提升公益性体验 [5] 国际合作与论坛 - 第三届国家公园论坛将于2024年8月18日至19日在成都举办,主题为"守护自然瑰宝、共绘和合之美" [8] - 论坛将探讨"十五五"时期国家公园重大问题和方向,展示建设成果以推动全球自然保护合作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