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融资规模与信贷增长 - 辽宁省上半年社会融资规模累计增加2793亿元,为近十年同期最高 [1] - 向实体经济发放人民币贷款1828亿元,为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提供金融支持 [1] - 截至6月末,辽宁省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达5.36万亿元,比年初增加1673亿元,同比多增1301亿元 [1] - 国有大行贷款保持较高增速,工、农、中、建四大行比年初增加贷款903亿元,同比增长7.56% [1] - 地方法人机构新增贷款307亿元,在改革化险的同时实现正增长 [1] 制造业贷款与重点领域支持 - 截至6月末,制造业贷款余额6988亿元,比年初增加435亿元,同比多增408亿元 [1] - 上半年新增制造业中长期贷款96亿元,同比多增9亿元 [1] - 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使用量创历史新高,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金融支持持续加大 [1] 科技与绿色金融 - 截至6月末,全省科技贷款余额达8217.8亿元,新增652.7亿元 [2] - 商业银行获得金融"五篇大文章"领域央行政策资金277.96亿元,其中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18.5亿元、碳减排支持工具23.2亿元 [2] - 绿色贷款余额6669.8亿元,占全部贷款的12.4% [2] 普惠小微贷款与涉农贷款 - 上半年普惠小微贷款余额4731亿元,同比增长21.5%,比上季末高7.1个百分点 [2] - 新增普惠小微贷款568亿元,同比多增340亿元 [2] - 涉农贷款余额7802.23亿元,较年初新增597.4亿元,占全省新增贷款的35.72% [2] 政策工具与示范项目 - 对养老再贷款支持领域进行摸底调研,金融机构支持普惠、科技、绿色、养老情况纳入评估 [2] - 全省评选出首批7家科技金融示范机构、7个科技金融示范点以及7个科技金融示范项目 [2]
上半年我省社会融资规模增加2793亿元
辽宁日报·2025-08-02 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