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甘肃立法规定男女厕位1:2 让性别关怀看得见 | 新京报快评
新京报·2025-08-02 17:07

政策法规进展 - 甘肃省成为全国首个通过地方立法明确城市公厕男女厕位比例的省份 规定比例为3:2 人流集中场所为2:1 [2] - 国家层面标准持续优化 住建部2016年要求人流集中场所女厕位比例不低于2:1 2022年旅游厕所国标鼓励男女比例达1:1.5 2024年铁路新规设定候车区比例为1:2 [3] - 江苏省2024年10月将实施新条例 采用"提高女性厕位配建比例"的表述 相比甘肃的量化标准更具弹性 [4] 行业实践现状 - 故宫博物院2020年完成厕所改造 男女厕位比例提升至1:2.6 设置35个女厕位显著缓解排队现象 [3] - 南京景枫中心商场改造后男女厕位比例为1:1.3 虽未达国家标准但引发舆论关注 [3] - 现存设施改造存在建筑结构 管道布局 空间不足等执行难点 新建项目更易落实新标准 [4] 社会价值与创新方案 - 量化标准将性别平等理念转化为具体尺度 推动公共服务公平性建设 [4][5] - 建议探索中性厕位 潮汐厕所等过渡方案 财政支持可设立专项改造资金纳入城市更新体系 [5] - 行业标准缺乏强制约束力导致执行参差 地方立法提供法律刚性要求 [2][3][4] 需求端特征分析 - 女性平均如厕时间比男性长30%以上 叠加生理期 孕期 育儿等场景进一步增加使用时长 [2] - 景区等场所曾出现女性"占领"男厕所现象 反映结构性资源配置失衡 [2] - 公共空间设计共识认为厕位分配需基于性别使用特点而非简单对等划分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