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电商顽疾 怎么治?
央视网·2025-08-03 04:06
直播电商行业现状与问题 - 2024年平台接收直播带货投诉举报40.2万件,同比增长19.3% [1] - 行业快速发展但存在虚假营销、假冒伪劣、销售禁限售商品、主播互黑互踩、虚构用户评价五大乱象 [2] - 虚假营销是最突出问题,包括伪造商品效果(如减肥食品虚假宣传)和直播造假(如塞珍珠开蚌) [2][3][5][6] 典型案例分析 - 浙江诸暨查处直播虚假开蚌案:经营者将成品珍珠塞入空蚌,直播宣称"活体开蚌,不退不换" [5] - 北京查处职业弹幕人案件:雇佣账户冒充消费者刷1500余次虚假评论,夸大普通食品减肥效果 [6] - 主播通过策划争议话题、直播连麦"互撕"制造戏剧效果收割流量 [7][9] 监管政策与措施 - 《直播电商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结束,明确平台、主播、商家、MCN机构等各方责任 [10][12] - 将数字人主播等AI生成内容纳入监管,违规内容由使用者承担责任 [13][14] - 建立"黑名单"制度,严重违规者将被限制功能、停播或注销账号 [15][17] - 推广商品编码应用,建立监测系统提升"物防"和"技防"能力 [18] 行业治理方向 - 细化平台责任,要求加强违规处置、资质核验 [12] - 建立监管部门与平台联动机制,强化跨部门合作 [12] - 通过技术手段(如流量监管)限制违规行为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