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文化中国行 | 破译战国典籍中的文化密码
人民日报·2025-08-03 10:08

图③:清华简《算表》(局部)。 图④:研究团队进行集体会读。 图①:已经出版的14辑清华简整理报告。 图②:清华简《系年》(局部)。 以上图片均为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提供 "又一批成果填补了历史空白!"夏日炎炎,刚结束清华简读简会议,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 的研究人员疲惫中带着兴奋。 2008年7月,清华大学入藏一批战国时期竹简,学界称之为"清华简"。清华简包含70多篇文献,其中60 多篇是已失传2000多年之久、前所未见的佚篇。研究团队十余年如一日破译千年密码,14辑具有重要学 术价值的整理报告已问世,最新一辑整理报告也即将出版。目前,清华简整理工作进入尾声。 清华简的研究有哪些难度和挑战?研究者有怎样的体验和乐趣?如何让冷门不冷、"绝学"不绝?我们走 进清华园。 亡佚已久的史书《系年》、多篇未收入《诗经》的诗歌……翻阅一本本清华简整理报告,一枚枚简牍 上,战国时期的楚文字散发浓浓古意,经史内容荟萃千载文明。观者无不惊叹于先秦文明的丰富多元、 博大精深。 2008年,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成立,专门负责清华简的整理、研究工作。时任中心主任李 学勤和团队一字一字破译、研究,摸索方法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