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我国电力市场建设取得哪些新突破?——《2024年度中国电力市场发展报告》解读
中国电力报·2025-08-03 16:02

电力市场交易规模与结构 - 全国市场化交易电量突破6.18万亿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量比重62.7% [1] - 新能源市场交易电量达9569亿千瓦时,占新能源发电量的52.3% [1] - 绿证交易量同比激增364%,绿电交易电量增长235.2% [1] - 跨省跨区中长期交易电量大幅增长19.8%,达1.39万亿千瓦时 [3] - 省间现货市场总成交376.31亿千瓦时 [3] - 省内交易电量合计4.75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4% [4] 新能源装机与发电表现 - 全国发电装机容量突破33.49亿千瓦,全年新增装机4.29亿千瓦 [2] - 光伏、风电新增装机3.58亿千瓦,占全部新增装机的83.4% [2] - 新能源累计装机容量跃升至14.07亿千瓦,同比增长33.9% [2] - 全国总发电量达10.09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7% [2] - 风光资源新增发电量3660亿千瓦时,占全国总新增发电量的58.1% [2] - 新能源发电量达到1.83万亿千瓦时 [2] 市场经营主体与参与度 - 全国电力市场经营主体数量增至81.6万家,同比增长8.9% [3] - 发电侧燃煤机组已实现100%入市,超半数新能源机组及部分燃气、核电、水电参与交易 [3] - 工商业用户已全面进入市场 [3] - 新型储能呈现多元化入市格局,多地政策支持储能参与现货和调频市场 [8] - 虚拟电厂实现破冰启航,政策明确赋予其平等市场地位 [8] 市场机制与区域协同 - 省间电力现货市场正式启动,覆盖国家电网和蒙西电网全域 [6] - 南方区域电力市场首次实现整月结算,增送电量31亿千瓦时 [7] - 长三角电力市场创新推出"富余需求侧资源互济"等交易品种 [7] - 西北区域首创"能量换容量"机制,支援青海度夏、度冬保供电量分别达17.6亿、21.7亿千瓦时 [7] - 华中区域通过短周期常态化交易,实现最大互济电力110万千瓦 [7] - 现货市场建设全面提速,4省转入正式运行,4省开展连续结算试运行,9省完成整月以上试运行 [7] 绿色电力交易与监管 - 全国绿证交易量达4.46亿个,跨省交易占比高达92.3% [7] - 内蒙古出售8041万个绿证位居全国之首,浙江以7622万个采购量成为最大买家 [7] - 绿电交易规模突破2300亿千瓦时 [7] - 《能源法》立法推进能源市场体系改革,《电力市场监管办法》修订完善 [8] - 专项治理聚焦市场秩序突出问题,建立行政干预整治机制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