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大悦城地产拟29亿港元私有化退市 大悦城三年累亏73亿持续扭亏待检
长江商报·2025-08-04 07:31

私有化交易概述 - 大悦城控股子公司大悦城地产计划通过协议安排回购股份并私有化退市 总金额约29.32亿港元 每股计划股份换取0.62港元现金 [1][2] - 交易完成后大悦城地产将从香港联交所退市 结束其12年港股上市历程 [1][2] - 私有化后大悦城持股比例从64.18%增至96.13 得茂持股3.87 大悦城将几乎全部控股大悦城地产 [2] 私有化动因 - 大悦城地产股价自2018年5月以来持续低于1港元 停牌前近一年日均成交额不足300万港元 总市值约76.85亿港元 市净率仅0.24 [2] - 公司股票流动性不足且长期较每股资产净值折让 限制了资本市场融资能力 上市地位难以提供足够境外融资支持 [2][3] - 私有化可缩短决策周期 提高营运效率并降低相关成本 业务策略将不再受上市规则批准限制 [5] 财务影响 - 大悦城2022-2024年连续三年亏损 归母净利润分别亏损28.83亿元、14.65亿元和29.77亿元 累计亏损73.25亿元 [1][3] - 2025年半年度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8000万至1.2亿元 较上年同期亏损3.64亿元扭亏为盈 扣非净利润6200万至1亿元 [1][3] - 私有化完成后大悦城地产收益将注入母公司报表 有望改善大悦城财务状况并提升归母净利润 [3] 战略优化 - 私有化被视为房地产行业深度调整期对整体战略布局的关键优化 旨在聚焦长期价值 [1][6] - 将增强协同效应并化解同业竞争问题 通过统一上市平台整合商业地产、物业开发、酒店运营等核心板块 [4][5][6] - 大悦城地产持有或管理32个大悦城、大悦汇商业项目及多个顶级酒店品牌 私有化后更专注于提升运营质量与资产价值 [5][6] 组织架构调整 - 大悦城2024年建立"投融建管退"平台并发行成都大悦城商业REIT [5] - 2025年6月将商业管理中心调整为商业事业部 以提升商业地产专业能力和品牌影响力 [5] - 优化内部架构旨在强化商业地产领域竞争力 为此次私有化做了前期准备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