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三夏进行时丨录取通知书里的农业高科技
人民日报·2025-08-04 08:15

中国农业大学玉米育种成果 - 科研团队成功选育玉米新品种“农大778”,该品种对黄淮海和东华北地区主要病害具有良好抗性,已累计推广约1200万亩 [2] - “农大778”在推广期间针对玉米锈病导致减产等问题进行攻关,增强品种抗病性,合作社试种后亩产稳定在1600斤左右,种植面积从2022年约500亩扩大至超过2000亩 [5] - 团队多年来深耕玉米遗传育种与生物技术领域,已成功选育19个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的新品种,累计增产80多亿公斤 [2] 安徽农业大学小麦育种进展 - 学校选育并以“安农98”为代表的系列小麦品种成为录取通知书文创礼品的设计灵感,该品种今年通过国家级审定,产量高、抗病能力强,抗倒伏、耐高温表现优异 [8][9] - 实验室利用育种加代室控温控光,使小麦生长周期缩短约一半,实现育种性状定向改良,缩短育种年限并提高效率 [9] - 分子育种与常规育种相辅相成,通过基因技术可在抗病性较好的种质资源中挖掘抗病基因,定向改良特定性状,近5年学校选育并通过国审的小麦新品种达8个 [9] 湖南农业大学水稻技术推广 - 学校杂交水稻团队育成的骨干品种和主推技术为杂交水稻大面积节本增效作出突出贡献,在湖南推动再生稻年推广面积超400万亩 [11][14] - 再生稻技术是在头季成熟收割后促进稻桩腋芽萌发成穗,实现“一种两收”,每亩地可节约成本约500元,学校通过试验田进行品种鉴选和配套栽培技术推广 [12] - 试验田每年至少筛选40个品种进行再生稻品种适应性试验,最终仅综合表现最拔尖的两三个品种进入大田推广阶段,新品种兼具更好稻瘟病抗性和优异再生能力 [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