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水思源,爱国荣校!上海交大这样回答“钱学森之问”
人民日报·2025-08-04 13:48
产教融合与人才培养 - 上海交通大学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合作开设操作系统联合培养实验班,研究生直接参与鸿蒙生态建设,解决异构硬件适配等"卡脖子"技术难题 [1] - 华为配备30余名企业导师,通过实验室实战教学缩小课堂案例与实际场景的差距 [1] - 双方搭建联合实验室,推动代码级研究合作,强化人才自主培养能力 [1] 校企协同的实践教学创新 - 学生创新中心提供全时段开放场地及3D打印等设备,每年更新15%的校企共建课程,如"协作机器人应用案例分析与实践"等40门产教融合课程 [4] - 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学生团队开发的助老机器人通过参数优化实现动作执行效率提升20%,并在中外青年创客大赛获奖 [4] - 课程设计强调产业迭代导向,将项目经验沉淀为教学内容,培养兼具学科纵深与产业视野的人才 [4] 教育体系改革与学科布局 - 推出"致远荣誉计划",建设能源材料、量子通信等4个跨学科平台,引导基础研究攻关 [5] - 2025级本科生将实施新人才培养方案,精简学分并推动AI赋能专业课程,深化科教融汇机制 [5] - 构建"战略需求—精准选才—增值培养—终身成长"闭环体系,覆盖本硕博全链条 [5] 师资建设与教学转化 - 计算机学院实施教师分类评价机制,将本科教学指标纳入人事评聘要件,如要求青年教师每年发表1篇高质量论文并教授2门专业课 [9] - 约翰·霍普克罗夫特计算机科学中心教师团队学生评教A档占比高,多人获教学成果奖 [9] - 学校为基础研究人才提供长周期资助,通过宽松评价机制促进师资优势向育人成果转化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