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趋势研判!2025年中国核医疗行业全景分析:核医疗正从“小众技术”向“肿瘤与慢性病核心诊疗手段”进化,将迎来黄金发展期[图]
产业信息网·2025-08-04 15:12

核医疗行业基本定义 - 核医疗是将放射性同位素及相关技术应用于医学诊断、治疗和研究的交叉学科领域 结合核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和医学 通过追踪放射性药物体内分布获取生理和病理信息[1][2] - 行业主要包括放射性药物、医用放射源、核医学影像设备、放疗设备、核素诊疗及放射治疗[2] - 核医疗主要有两方面应用 一是核医学成像 二是放射治疗[1][4] 行业发展环境与政策支持 - 国家及地方政府持续出台支持政策 如《核技术应用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广东省加快推动核医疗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5-2030年)》等 推动产业链创新发展[6] - 具体政策包括:国家药监局2024年发布放射性药物研究技术指导原则 促进研发和科学监管[7] 四川省计划到2027年实现10种以上主要医用同位素国产化自主供应[7] 国家原子能机构目标到2026年核技术应用产业年直接经济产值达4000亿元[7] 市场规模与增长 - 中国诊断和治疗放射性药物市场规模从2017年22亿元增长至2023年54亿元 2024年达71亿元 预计2025年增至93亿元[1][10] - 增长驱动因素包括PET-CT等大型医疗设备配置增加、新型治疗类核药研发获批及精准医疗需求提升[1][10] 行业竞争格局 - 市场集中度较高 2024年CR1为31.16% CR2为50.01% CR3为53.69%[12] - 东诚药业核医药业务占比35.16% 中国同辐占比30.75% 远大医药占比3.43% 形成双寡头领航局面[18] - 第一梯队企业包括恒瑞医药、云南白药、昭衍新药等注册资本大于1亿元的企业 第二梯队为纽瑞特医疗、先通医药等注册资本5000万-1亿元企业[16] 产业链结构 - 上游为医用放射性同位素及前体原材料、核医疗装备关键零部件原料端[14] - 中游包括放射性药物、医用放射源和核医疗装备[14] - 下游服务肿瘤、心血管及神经疾病患者群体[14] - 产业链技术能力从落后追赶进入跟跑、并跑、领跑并存阶段 但基础研究仍显薄弱[14] 发展趋势与前景 - 行业正从"小众技术"向"肿瘤与慢性病核心诊疗手段"进化 未来十年为黄金发展期[1][20] - 潜在需求未充分挖掘 随着人口老龄化和健康意识增强 核医疗在重大疾病诊疗中作用突出 需求将爆发式增长[20] - 受精准医疗需求、新药研发及政策驱动 行业进入技术突破与市场扩张关键阶段[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