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评级与投资策略 - 维持AI眼镜行业强于大市评级 建议聚焦高成长性赛道[1] - 关注情绪价值驱动的新消费领域 包括国潮文化 悦己型消费及科技赋能场景如智能穿戴[1] - 传统厂商复用渠道和供应链优势 有望实现新业务高速增长[1] - 建议关注轻工光学镜片制造及渠道商在AI眼镜产业相关布局[1] 产品发布与市场表现 - 小米2025年6月26日发布新款AI拍摄智能眼镜 采用骁龙AR1+恒玄BES2700双芯片架构[1] - 新品重量不含镜片为40g 电池容量较Meta Ray-Ban提升近一倍[1] - 增加电致变色款式和相机协同能力 可实现镜片颜色受控调节和第一人称视角切换[1] - 开售12小时后京东销量突破1万台[1] 市场规模与发展潜力 - AI眼镜概念可追溯至1984年 2012年谷歌推出Google Glass后因技术成熟度等问题退场[2] - 2023年雷朋和Meta合作推出第二代AI眼镜成为现象级产品 2024年全球销量超200万副[2] - 国内2000元以上眼镜市场零售量达千万级 AI眼镜潜在替换需求空间大[2] - AI眼镜可替代传统眼镜满足近视刚需 并有望替代TWS耳机 智能手表等产品[2] 技术路径与创新方案 - 厂商通过多种方案解决重量 算力 续航的"不可能三角"问题[3] - Meta将眼镜盒作为充电盒使用 闪极等厂商外接增程环配件采用6500mAh大容量电池[3] - 小米等国内厂商采用双芯片结构 兼顾高性能计算和电源管理[3] - AR光学及成像大多选择光波导+Micro LED方案 最接近普通眼镜视觉形态[3] 产业链合作与布局 - 国内厂商与镜片品牌商 渠道商达成战略合作[4] - 明月镜片与小米合作配镜业务[4] - 康耐特光学引入歌尔股份为战略股东 共同布局XR头戴设备[4] - 博士眼镜与雷鸟创新成立合资公司 与XREAL 界环等头部厂商合作[4] - 英派斯投资李未可并成立合资公司 瞄准AI眼镜运动垂类领域技术突破[4]
国联民生证券:关注轻工光学镜片制造及渠道商在AI眼镜相关布局 维持行业“强于大市”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