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求恩:跨越山海的国际共产主义战士(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抗日英雄)
人民日报·2025-08-05 06:39
盛夏时节,太行山草木葱茏,生机盎然。在位于河北省涞源县王安镇银山口村的白求恩战地手术室展 馆,上百名中小学生正在开展研学活动,通过参观旧址、文物和史料等,直观感受白求恩当年如何在抗 日前线救治伤员。 "孩子们生活在和平安定的年代,应该知道当今生活的来之不易。"银山口村党支部书记刘军堂说,一些 学生经过培训后担任起讲解员,完成了从"听众"到"传播者"的角色转变。 在白求恩战地手术室展馆的旁边,一个不足10平方米的小庙被保护得很好,这里便是白求恩当年救治伤 员的战地手术室旧址之一。 1938年,华北地区抗战形势十分严峻。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处于敌后抗战前沿,战事 频繁。当时八路军武器装备落后,医疗条件匮乏,许多伤员得不到及时救治。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白求恩跨越山海来到中国帮助抗战。 白求恩,全名为亨利·诺尔曼·白求恩,加拿大共产党员,著名的胸外科专家。1938年1月,受加拿大共产 党和美国共产党的派遣,他率加美援华医疗队辗转到达延安,并提出要到抗日前线去。同年6月,白求 恩到达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并担任军区卫生顾问,创造性地提出"把手术台设在离火线最近的地方"。 听到这个消息,唐县人民既震惊又痛惜。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