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研判2025!中国感光材料行业发展历程、产业链、市场规模、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分析:高端领域需求释放,推动感光材料市场规模持续上涨[图]
产业信息网·2025-08-05 09:14

行业概述 - 感光材料是一种具有光敏特性的半导体材料,分为银盐感光材料和非银盐感光材料两大类 [3] - 银盐感光材料广泛应用于摄影领域,非银盐感光材料在印刷、电子、医疗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3] - 行业经历了从胶片到数码的转变,传统胶片需求下降,高性能感光材料在专业领域仍有需求 [5] 市场规模 - 2019年中国感光材料市场规模为251.2亿元,2024年增长至343.2亿元 [1][12] - 光刻胶作为关键材料在半导体领域需求增长,2024年中国光刻胶市场规模达114.4亿元,同比上涨4.8% [10] 产业链分析 - 上游包括光敏物质和辅助剂,中游为生产制造,下游应用于摄影、医疗、印刷、半导体等领域 [8] - 半导体领域的光刻胶需求推动感光材料增长,印刷电路板和平板显示也是重要应用场景 [10] 竞争格局 - 早期由柯达、富士等外资企业主导,现形成外资企业、国内上市公司及中小企业共同竞争格局 [14] - 国内主要企业包括乐凯胶片、容大感光、广信材料、强邦新材等 [1][14] 重点企业 - 乐凯胶片2024年感光行业营业收入5.98亿元,同比下降11.33%,受数码影像冲击明显 [15] - 强邦新材2024年营业收入3.61亿元,同比上涨8.39%,归母净利润0.21亿元,同比上涨15.37% [17] 发展趋势 - 数字化、智能化技术推动需求增长,医疗影像和3D打印等高端领域应用前景广阔 [19] - 环保政策趋严,企业需加强环保技术研发以应对生产过程中的有害物质处理难题 [20] - 低端市场竞争激烈,价格战压缩利润空间,企业需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 [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