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核心观点 - 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和科技进步的必然结果,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把握全球化大势并加强国际科技创新合作 [1][3] - 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人工智能、新能源等前沿领域的突破为全球经济转型注入新活力 [3][4] - 面对逆全球化等挑战,需通过扩大制度型开放、完善全球经济治理来优化生产关系,为发展新质生产力营造良好国际环境 [8][10][14] 科技创新与全球化 - 科技创新的全球化正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主要特征和强大动力,是应对全球性挑战的有力武器 [3] - 人工智能、航空航天、生物医药、新能源等前沿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 [4] - 数字技术快速发展推动数字经济成为重组全球要素资源、重塑经济结构的关键力量 [4] - 开放创新与协同创新成为科技创新的重要方向,只有融入全球创新网络才能更好利用全球资源 [4] 国际竞争格局 - 高技术领域成为国际竞争最前沿和主战场,世界主要国家加大创新投入并争夺人才、专利等战略性资源 [5] - 新兴市场国家崛起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方面取得进展,对传统国际市场格局提出挑战 [5] - 国际竞争力来源越来越依靠科技创新、业态创新、管理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等多种形式 [5] - 新质生产力作为科技进步与产业升级的结晶,正成为国家增强国际竞争力的主要源泉 [5] 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路径 - 通过汇集全球创新要素加强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能够培育发展新动能 [6] - 将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到具体产业和产业链,可改造传统产业、培育新兴产业并布局未来产业 [6][7] - 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是重要组成部分,需改善营商环境让创新成为驱动发展的新引擎 [7] - 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可在全球整合资源,提高生产效率并在全球价值链中获得更高地位 [7] 应对全球化新挑战 - 逆全球化思潮抬头和贸易规则碎片化导致生产关系变革滞后,制约技术、资本等要素自由流动 [8][9] - 需反对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完善国际贸易体系,推动构建公正透明的国际经贸规则体系 [10] - 通过数字关键技术自主创新和绿色技术推广应用,可助力降低碳排放并打破贸易保护主义 [11] - 加强科技政策与产业政策协调,引导全球科技资源配置,避免错配和冲突 [12] 制度型开放的作用 - 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可为发展新质生产力营造良好国际环境 [14][15] - 制度型开放通过健全规则制度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提高经济运行效率 [15] - 能够促进技术、数据等新型生产要素的高效配置,激发新质生产力的创新潜能 [16] - 通过降低市场准入门槛和提升政策透明度,可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吸引积聚全球先进生产要素 [16]
经济全球化与发展新质生产力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习近平经济文选》第一卷专家谈)
人民日报·2025-08-05 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