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白碱滩”到“鱼虾塘” 沙漠边缘飘“鲜”香 生态富民闯出乡村振兴新路
央视网·2025-08-05 16:39
核心观点 - 新疆于田县通过“海鲜陆养”模式在盐碱地上成功发展水产养殖 实现生态治理与富民增收 [1][13] 养殖规模与产出 - 养殖基地占地1240亩盐碱地 建成43个养殖池塘 [3] - 基地年产四大家鱼800多吨 南美白对虾15吨 中华绒螯蟹10吨 [5] - 产品销往周边县市以及西藏、青海等地区 [3] 技术与创新模式 - 模式为“海鲜陆养” 在沙漠边缘的盐碱地进行水产养殖 [1][13] - 基地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塔里木大学等技术合作 [5] - 新建700平米温室大棚作为“驯化车间” 内含2个8米直径蓄水桶与6个5米直径养殖桶 [7] - 对从东部沿海空运的苗种进行耐盐碱驯化 并培育大规格苗种以提高成活率 [7][9] 产业效益与影响 - “沙漠海鲜”成为市场抢手货 [5] - 模式为周边群众提供增收致富新路子 农民转变为水产技工 [11] - 模式走出一条生态治理与富民增收的新路径 [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