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 全球汽车零部件巨头二季度及上半年业绩呈现显著分化,主要受美国关税政策波动、汽车智能化转型加速与中国市场竞争格局重塑三大因素影响 [2] 美国关税政策的影响与应对 - 美国关税政策调整是影响跨国零部件企业上半年业绩的核心变量,不同企业的应对能力导致业绩差异 [2] - 奥托立夫通过将美国关税成本转嫁给汽车制造商,第二季度调整后营业利润增长14%至2.51亿美元,利润率提升至9.3%,并将全年有机销售增长预期上调至3% [3] - 佛瑞亚通过严格的成本与现金管控,使美国关税未产生重大影响,上半年调整后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同比增长7.8%至17.6亿欧元 [3] - 法雷奥通过本土化生产规避风险,其从墨西哥运往美国的90%产品符合《美墨加协定》自由贸易条款,几乎不受关税影响 [3] - LG新能源第二季度营业利润同比暴涨152.4%至4922亿韩元,主要得益于北美客户为规避潜在关税而提前囤积电池,但此种短期需求透支可能导致明年初电动汽车电池市场需求放缓 [4] - 恩智浦受美国进口汽车关税政策重创,第二季度营收下降6%,营业利润下降23% [4] - 布雷博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大降37.4%,营收下降6.2%,关税政策加剧了客户观望情绪,导致制动系统订单增速放缓 [5] 中国市场的影响与竞争格局 - 中国市场作为全球最大的增量市场,既是跨国零部件企业的重要增长极,也因技术迭代与竞争升级构成全方位考验 [6] - 采埃孚2024年在华营收占总营收15.5%,但销售额为64亿欧元,低于2023年的81亿欧元,智能驾驶业务竞争力弱化与电动化产品未能匹配中国市场增速是核心原因 [6] - 采埃孚上半年销售额为197亿欧元,同比下降10.3%,息税前利润3.67亿欧元,同比下降42% [6] - 中国智驾行业格局稳固,华为、Momenta等本土供应商占据市场多数份额,跨国供应商面临激烈竞争 [7] - 德州仪器第二季度在华营收增长32%,但其首席执行官指出中国市场竞争非常激烈,中国芯片竞争对手正在崛起 [7] - 意法半导体二季度营收下降14%至27.7亿美元,汽车芯片销售额略低于预期 [8] - 伟世通上半年净利润下滑8.45%,其首席执行官表示中国市场的持续波动导致公司销售额略低于客户整车产量增速 [8] 行业转型与未来展望 - 智能驾驶领域是跨国巨头的战略必争之地,高级驾驶辅助系统的博弈尤为激烈 [6] - 采埃孚的高阶辅助驾驶是其未来三大支柱业务之一,但目前其电子与ADAS部门虽营收微增1.5%,但仍处于亏损状态 [6] - 博世和安波福通过与中国本土企业深度合作以提升研发和创新能力 [7] - 全球汽车零部件产业处于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期,企业需在短期风险应对与长期转型投入间找到平衡 [8]
汽车零部件巨头上半年业绩分化:关税、智驾、需求三重角力
经济观察网·2025-08-05 1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