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核心观点 - 公司在2025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首次亮相,以差异化的技术路径和实际落地成果成为行业焦点[1] - 公司专注于“理解人类、服务人类”的机器人核心使命,技术路径聚焦于脑控、动态视觉伺服和康养场景三大底层能力[2] - 公司的产品并非实验室演示,而是已实现商业化部署,特别是与韩国政府合作在智慧养老机构进行应用,成为国内少数实现“出海+商用”的具身智能企业[5] - 公司通过构建“理解人类大脑与行为逻辑”的感知-交互-执行智能体系,实现了从炫技到实用的路径性突破[20] 技术优势与创新 - 脑机交互系统MindMover:国内首个将“脑意图识别+精神状态识别”闭环融合的人形机器人脑控系统,脑电信号驱动动作指令的反应延迟小于300毫秒,可实现机器人感知人的疲劳与情绪变化[22][23] - 动态视觉伺服系统:强调“边看边做、实时决策”,算法压缩比业界平均低70%,支持在无结构环境下进行多目标动态识别、抓取规划和空间避障等复杂任务[24] - 多物理量智能感知系统OmniSense:基于SAW声表面波技术,单芯片可同步感知温湿度、有害气体、脉搏等20多种参数,支持MHz级高频响应,功耗降低60%[10] - 全栈自研体系:硬件方面自研灵巧手、六维力传感器等核心部件,算法方面融合MPC+强化学习+ADRC等模型,平台实现感知-规划-执行-反馈的智能闭环[30] 市场认可与媒体关注 - 央视新闻《新闻1+1》栏目专访公司CEO并亲身体验脑机接口与人形机器人融合,展示技术如何“听懂”人心[6][21] - 超过30家主流与专业媒体进行集中报道,包括央视网、21世纪经济报道、硅星人、华尔街见闻等,将公司推上“技术焦点位”[21] - 公司副总裁受邀参与央视“重构家居生活想象”圆桌论坛,技术总监接受央视网等媒体专访,深度剖析脑机与视觉核心技术[10][14] 应用场景与商业化进展 - 康养陪护场景:与韩国政府合作,机器人已在多地养老机构部署,实现认知陪伴、状态检测、远程操控、应急响应全链路闭环[28] - 教育互动场景:正在多所中小学试点,根据学生注意力状态动态调整教学节奏,实现个性化教学交互闭环[28] - 危险作业场景:在研推进中,面向高温、高辐射等高风险场景,结合脑控远程控制与视觉辅助识别,正与大型工业集团开展合作验证[28] - 下一代技术规划:公司正研发一套能量驱动、生物合理性的世界模型,旨在实现机器对因果关系、物理规律的自发学习,预计明年发布,以打造具身智能的“认知大脑”[29]
2025 WAIC落幕,深谋科技异军突起,以技术与落地破局具身智能赛道
金投网·2025-08-05 1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