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世运会丨场馆“能改不建” 成都世运会节俭办赛妙招多
经济网·2025-08-05 17:49
场馆建设与改造 - 成都世运会27个竞赛场馆均为改建或临建,贯彻"能改不建"原则,采用绿色环保建材和可循环材料[1] - 15个室外场地依托公园、公开水域等自然场地改建,赛后装置可拆除恢复原状[2] - 成都桂溪生态公园采用"能借不租、能租不买"模式,在草地搭建临时设施承办掷准飞盘比赛[2] 赛事项目设置 - 赛事涵盖34个大项、60分项、256小项,包含武术、龙舟等传统项目和跑酷、无人机竞速等新兴项目[4] - 成都体育学院场馆中心承担飞盘、地掷球等4个大项比赛,游泳馆采用租赁设备降低60%碳排放[4][6] 可持续运营措施 - 场馆采用折叠式桌椅、可转换空间设计,赛后LED屏幕等设备将用于学校体育教学[6] - 四川省体育馆复用2024年乒乓球赛事设施,节约500平方米临建面积[6] - 大型设备如UPS、扩声系统采用租赁模式,减少建材生产与运输碳排放[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