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南方基金践行信义文化,共筑管理人与投资者共生共荣新生态
中国经济网·2025-08-06 09:46

文章核心观点 - 中国证监会发布《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核心是坚持“以投资者为本”,强化行业信义义务,突出投资者最佳利益导向 [1] - 改革核心抓手是优化主动权益类基金收费模式,推行浮动管理费收取机制,以扭转基金公司“旱涝保收”现象,强化管理人与投资者的利益绑定 [1][3] - 浮动费率机制标志着公募基金产品供给侧的深度优化,旨在构建管理人与投资者共生共荣的新生态 [2][4] 费率机制改革 - 改革重点在于对主动管理权益类基金推行与业绩表现挂钩的浮动管理费收取机制 [1][3] - 对于持有一定期限的投资者,根据其持有期间产品业绩表现确定适用管理费率,业绩明显低于基准的适用低档费率 [3] - 行业长期形成固定费率为主、浮动费率为辅的多元结构,固定费率简单透明,浮动费率更强调投资者盈利体验和利益绑定 [1] 浮动费率机制的预期影响 - 强调长期投资,通过费率优化设计让利长期持有者,引导长期投资,降低非理性操作 [3] - 强调扶优限劣,以提升投资者获得感为核心,根据投资者实际盈亏情况收取不同费率 [3] - 强调超额收益,管理费与相对于业绩比较基准的超额收益挂钩,引导提升挖掘阿尔法收益的投研能力 [3] - 强调风格明晰,以业绩比较基准作为衡量标尺,避免投资风格漂移,激励推出策略清晰的产品 [3] 行业发展趋势与海外借鉴 - 海外公募基金行业伴随市场成熟经历了费率下降过程,根据ICI数据,2000年以来美国主动管理权益类基金费率下降约40% [4] - 国内公募基金也经历相似降费历程,后续将进一步推动不同类型基金费率下调,稳步降低投资者成本 [4] - 行动方案和浮动费率机制是促进高质量发展、发挥普惠金融作用的重要举措,为行业长远发展注入新动能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