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乐摩吧再战IPO:突击分红、场景错配,53.5万张按摩椅增收难增利
观察者网·2025-08-06 11:42

公司上市进程 - 乐摩物联于2024年7月25日更新港交所招股书,中信建投国际、申万宏源香港为联席保荐人,这是继2024年1月首次递表失效后的第二次尝试[1][3] - 公司曾在2017年与基石亿享签订对赌协议,承诺5年内上市但未完成,最终于2023年4月以6210万元回购基石亿享持有的114.29万元注册资本[14] - 两次递表间隔仅4天,显示公司对资本市场的强烈需求[3] 公司发展历程 - 公司成立于2014年5月,最初由福州境界、吴景华及陈建霖三方组建,持股比例分别为50%、35%和15%,成立初期仅为空壳公司[5] - 2016年谢忠惠收购掌创信息60%股权成为控股股东,同年引入韩道虎作为联合创始人并推出核心品牌"乐摩吧"[5][6] - 2017年获得唯一机构投资5000万元,对应12.5%股权,同时共享按摩椅数量达数万台,覆盖全国300多个城市[6][10] - 2020年疫情期间通过高管降薪、抵押房产筹资1800万元等措施渡过难关[10] 财务与经营数据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3.30亿元、5.87亿元、7.98亿元,经调整净利润分别为853.4万元、9457.8万元、1.02亿元[11] - 智能按摩服务收入占比从2022年95.75%提升至2024年98.11%,2025年Q1进一步增至98.51%[11][18]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服务网点超48000个,投放设备53.5万台,覆盖339个城市,相比2022年底网点数量实现倍增[11] - 2022-2024年现金及等价物从4321.1万元降至2780.4万元,银行借款增至4861.2万元[14] 业务模式分析 - 直营模式收入占比从2022年74.26%提升至2025年Q1的85.04%,但毛利率仅为28.89%,远低于合伙人模式的71.46%[18][19] - 影院场景设备投放占比近80%,但日均交易量仅0.18次,远低于机场(3.60次)和商业综合体(2.76次)的运营效率[20] - 城市合伙人数量从68名锐减至45名,2024年无新增加盟[20] 股东与治理结构 - 上市前夕进行大额分红,2023-2024年累计派息4375万元,其中1000万元单独流向谢忠惠[14] - 2024年9月谢忠惠向韩道虎转让100万股套现1500万元,目前谢忠惠持股21%,韩道虎19.5%,吴景华15.2%[15][16] - 市场传闻谢忠惠为吴景华代持,公司设备主要采购自吴景华控制的荣耀健康[17] 行业与市场地位 - 按2024年收入计,公司在中国机器按摩市场份额超50%,排名第一[3] - 智能按摩服务市场规模2019-2023年复合增长率仅1.1%,从23.4亿元增至24.4亿元[22] - 公司交易总额从2022年5.56亿元增长至2024年11.62亿元,平均按摩费从12.28元提升至14.69元[21] 争议与风险 - 被质疑数据造假,调查显示设备ID呈现非常规跳跃分布,实际验证设备数量与宣称53.5万台存在近8倍差距[21] - 2020年以来注销40家分支机构,占设立总数的71%,引发对财务健康状况的猜测[17] - 设备采购数据与公开信息不符,前五大供应商1.53亿元采购额按行业最低价仅对应6.11万台设备[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