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目标与规模愿景 - 上海市具身智能产业发展实施方案自2025年7月28日起施行,有效期至2028年7月27日 [1] - 到2027年,实现具身模型、具身语料等方面核心算法与技术突破不少于20项 [1] - 到2027年,建设不少于4个具身智能高质量孵化器,实现百家行业骨干企业集聚、百大创新应用场景落地与百件国际领先产品推广 [1] - 上海市具身智能核心产业规模目标为到2027年突破500亿元 [1] 关键技术攻关与资金支持 - 重点支持感知决策、运动控制、具身语料、操作系统等关键技术攻关 [1] - 对关键技术攻关项目按照核定项目总投资给予最高30%且不超过5000万元支持 [1] - 依托市级语料平台,联合多方开展语料共性技术攻关与大规模语料库建设 [2] - 对购买语料服务产品的企业给予最高500万元/年的语料券支持 [2] 产业基础设施与平台建设 - 整合全市资源,建设算力、实训场、中试、投资、租赁五大平台 [2] - 对产业创新服务平台建设项目按照核定项目总投资给予最高50%且不超过2000万元支持 [2] - 优化市级智能算力公共服务平台和资源统筹调度平台 [2] - 对达到一定算力租用规模的具身智能企业给予最高4000万元/年的算力券支持 [2] 应用场景与示范推广 - 重点在物流装配、工业制造、商业零售、医疗康养、家政服务等领域开展应用示范 [2] - 对产业创新融合示范应用项目按照核定项目总投资给予最高20%且不超过1000万元支持 [2] - 对销售或租赁具身智能机器人的企业根据合同额按规定给予最高5%且不超过500万元的奖励 [2] 企业引进与生态培育 - 招引和培育一批优质企业、产业生态主导型企业 [2] - 深化与央企国企战略合作,推动一批区域总部、功能总部落户 [3] - 支持行业优质企业、科技和互联网大型企业在沪设立具身智能实体公司 [3]
《上海市具身智能产业发展实施方案》发布 支持在沪设立具身智能实体公司
证券时报网·2025-08-06 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