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世运会丨迎接世运会 一座52岁体育馆续写传奇
新华网·2025-08-06 18:17
场馆历史与定位 - 城北体育馆建于20世纪70年代初,已有52年历史,是成都乃至四川第一个综合性体育场馆[4] - 该场馆是成都体育舞蹈运动的发源地,曾承办费翔演唱会等文化活动,2023年成为成都大运会武术项目首金诞生地[4] - 场馆一度没落变为电器市场,后通过国际赛事承办实现涅槃重生[11][13] 世运会赛事规划 - 世运会期间将承办拉丁舞、标准舞和霹雳舞比赛,产生4枚金牌[5] - 参赛运动员包括48对拉丁舞选手、48对标准舞选手及16名男/女霹雳舞选手,含巴黎奥运会铜牌得主刘清漪[5] - 赛事结束后将于9月17日前移交,后续举办第13届世界体育舞蹈大赛[12] 场馆改造与运营 - 采用"微创手术"式改造,健身房改为运动员休息室,办公设备采用租赁方式[5] - 建筑面积5300平方米,可容纳3000余人,采用节能灯具和透水混凝土工艺降低能耗[10] - 赛后将转型为体育舞蹈培训基地,开放羽毛球、乒乓球等大众健身服务,收费仅几十元[12] 社会影响 - 带动周边社区运动热潮,市民对霹雳舞等新潮赛事表现出强烈期待[11][12] - 总坪路面改造后具有降温减碳效果,透水混凝土促进地表水分蒸发[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