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国际观察丨欧美贸易协议难解德国汽车业困境
新华社·2025-08-06 21:46

文章核心观点 - 欧美新达成的贸易协议将汽车关税从25%降至15%,但未能根本解决德国汽车业因高关税、政策不确定性及多重结构性挑战所面临的困境 [1] - 德国主要车企正将战略重心转向制度稳定、增长前景清晰的中国市场,通过本地化生产与技术合作来寻求出路并提升竞争力 [7][8] 关税对财务业绩的冲击 - 宝马集团2025年上半年收入同比下降8.2%,净利润下滑29%,高关税是核心业务利润率下降的主要因素之一 [2] - 梅赛德斯-奔驰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从去年同期约61亿欧元大幅下降至约27亿欧元 [2] - 大众集团2025年上半年销售收入同比下降0.3%,旗下保时捷因关税额外支出约4亿欧元 [2] - 受美国关税政策等因素影响,德国三大汽车制造商今年的现金流或将合计减少约100亿欧元 [2] 产业链与成本的多重挑战 - 美国对钢铁、铝等原材料维持50%的进口关税,成本压力通过上游供应商转嫁至整车厂商,形成多层传导效应,进一步压缩利润 [4] - 大众集团在美国的工厂因关税升高,2025年上半年给集团整体带来13亿欧元的成本负担 [4] - 奥迪公司因美国关税已导致损失约6亿欧元 [5] - 2024年美国从德国进口汽车约45万辆,而德国车企在美生产汽车超84万辆,其中约一半面向全球出口,此格局对政策变动极为敏感 [4] 战略转向与中国市场合作 - 大众集团对在中国市场推进本地平台建设和电池领域合作非常有信心 [7] - 宝马集团与中国科技企业北京初速度科技有限公司合作,联合开发面向中国市场的新一代智能驾驶辅助解决方案 [7] - 德国汽车经济学专家指出,汽车行业的未来在中国,德国车企正借助中国在电池技术和规模化生产方面的优势提升产品竞争力 [7] - 中国市场被视为全球贸易体系动荡背景下,为数不多仍具制度稳定性的锚点 [8]